Confucian of China - The Supplement and Linguistics of Five Classics - Part Three (Traditional Chinese Edition)

Confucian of China - The Supplement and Linguistics of Five Classics - Part Three (Traditional Chinese Edition)

Confucian of China - The Supplement and Linguistics of Five Classics - Part Three (Traditional Chinese Edition)

Chengqiu Zhang / 張成秋

32,35 €
IVA incluido
Disponible
Editorial:
EHGBooks
Año de edición:
2013
ISBN:
9781647846336
32,35 €
IVA incluido
Disponible

Selecciona una librería:

  • Donde los libros
  • Librería 7artes
  • Librería Elías (Asturias)
  • Librería Kolima (Madrid)
  • Librería Proteo (Málaga)

儒家是我國學術的主流,也是中國文化的代表。我在進高中得時候,老總統蔣公下令高中學生一定要學習《中國文化基本教材》,其實就是選編《四書》的精華。所以我高中畢業之後,對於儒家思想已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。 以後進了師範大學,還要修《四書》,另外加上經史子集。大學畢業,教高中國文,更是天天講《四書》。所以後來我進入研究所碩士班的時候,儒家思想已經熟得不得了了。在寫碩士論文的時候,就想到要找一個有挑戰性的,所以沒寫儒家方面的題目,而寫了《先秦道家思想研究》。 可是到了我博士班快畢業的時候,因為考慮到經學終究是我國傳統的第一等學問。經學是不好搞的,有人一輩子都搞不通。所以說「青春作賦,皓首窮經」,你作文學家還容易,但是要把經書搞通,非得一輩子的功夫、頭髮白了才可以。 就這樣,我一頭栽進了中國的經典,由青春搞到年老。總算對於中國的經典有了概略的認識。我的博士論文是研究《詩經》的,後來又研究了《易經》。 講中國文化,不懂中國經典,那是笑話。對於中國經典,用外國人、仇視中國人的眼光去看,你永遠無法正確的瞭解。 我,一個平凡的中國人;請不要說我是民族自大狂,或是什麼義和團思想。中國文化好的地方當然要表揚;中國文化不好的地方當然也不必諱疾忌醫。我就是用這種態度來看儒家經典、中國文化。不同意的可以來討論,但絕不接受帝國主義的跟班來無理取鬧。我就是這麼一個態度。 提起儒家思想,一定要說到四書、五經。所以,四書、五經就成了我這部書的主軸。 為了體諒一般讀者的接受能力,我一開始有一道開胃菜,包括:弟子規、孝經新講、王陽明家訓講疏、朱子治家格言。以引起讀者的興趣。 第二部,四書之部,羅列了以「四書新講」為主的資料,還有相關的討論,並附「荀子」請您往下看去。 《四書》比起《五經》,當然是淺了許多。可是卻是儒學的大綱,瞭解其他經書的鑰匙。 第三、四部,五經之部,包括了《易經》《詩經》《書經》《禮經》和《春秋經》的討論。我個人是以詩經為主的國學博士,也研究易經多年。我對五經自然是有一些見解。 以前人說,「青春作賦,皓首窮經」,搞通經學是不容易的。要頭髮白了,才能略有心得的。在漢朝時代,能通一經就能當上經學博士,所有經書都通,談何容易! 個人的淺見,要通五經,必須先通四書。四書是通往五經的鑰匙。因為通了四書,才能理解孔孟是用什麼思想、邏輯詮釋五經。 最後一部,是樸學之部。 主要是以文字學、訓詁學為主的考證之學,由此方可知道經書的真正意義,打下經學的堅厚基礎。向來一貫是以樸學作為經學的一部分的。 書成,聊綴數語,以就教於當世方家。 3

Artículos relacionados

Otros libros del autor

  • Religion of China (Traditional Chinese Edition)
    Chengqiu Zhang / 張成秋
    哲學與宗教,是一面之隔。大概說來,哲學接近宗教的教義,而宗教普通需要加上神靈信仰和宗教儀式,且是以實踐為主的。我個人深通中國哲學,對於儒家(著有中國的儒家)、道家(著有中國的道家)、佛家(本冊書中我會提出自己對佛學的相關著作)思想都有相當的理解。中國人講哲學、講宗教,喜歡談一個「道」字。所以孔子有孔子的「道」,老子有老子的「道」。佛家不用「道」字,但是用了一個「法」字,其實與「道」的用意沒有兩樣。孔子曾說,「道不同,不相為謀」。可見各家對「道」的認識,是不太一致的。但是,「道」作為宇宙的起源、作為宇宙背後的實在,各家的看法大概相同。這一個起源、這一個實在,應該是獨一的,這就見證了一神論的正確。可惜,許多人寧願相信這「道」是一個理、是一個純善,甚至相信這「道」是一個所謂的自然,是一個無所不在的萬有總和,卻不願意相信「道」就是 神。我要請讀者注意,本書中...
    Disponible

    32,17 €

  • Religion of China
    Chengqiu Zhang / 張成秋
    哲学与宗教,是一面之隔。大概说来,哲学接近宗教的教义,而宗教普通需要加上神灵信仰和宗教仪式,且是以实践为主的。我个人深通中国哲学,对于儒家(着有中国的儒家)、道家(着有中国的道家)、佛家(本册书中我会提出自己对佛学的相关著作)思想都有相当的理解。中国人讲哲学、讲宗教,喜欢谈一个「道」字。所以孔子有孔子的「道」,老子有老子的「道」。佛家不用「道」字,但是用了一个「法」字,其实与「道」的用意没有两样。孔子曾说,「道不同,不相为谋」。可见各家对「道」的认识,是不太一致的。但是,「道」作为宇宙的起源、作为宇宙背后的实在,各家的看法大概相同。这一个起源、这一个实在,应该是独一的,这就见证了一神论的正确。可惜,许多人宁愿相信这「道」是一个理、是一个纯善,甚至相信这「道」是一个所谓的自然,是一个无所不在的万有总和,却不愿意相信「道」就是 神。我要请读者注意,本书中...
    Disponible

    32,17 €

  • Confucian of China - The Supplement and Linguistics of Five Classics - Part Three (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)
    Chengqiu Zhang / 張成秋
    提起儒家思想,一定要说到四书、五经。所以,四书、五经就成了我这部书的主轴。为了体谅一般读者的接受能力,我一开始有一道开胃菜,包括弟子规、孝经新讲、王阳明家训讲疏、朱子治家格言。以引起读者的兴趣。第二部,四书之部,罗列了以「四书新讲」为主的资料,还有相关的讨论,并附「荀子」请您往下看去。《四书》比起《五经》,当然是浅了许多。可是却是儒学的大纲,了解其他经书的钥匙。第三、四部,五经之部,包括了《易经》《诗经》《书经》《礼经》和《春秋经》的讨论。我个人是以诗经为主的国学博士,也研究易经多年。我对五经自然是有一些见解。搞通经学是不容易的。要头发白了,才能略有心得的。在汉朝时代,能通一经就能当上经学博士,所有经书都通,谈何容易!个人的浅见,要通五经,必须先通四书。四书是通往五经的钥匙。因为通了四书,才能理解孔孟是用什么思想、逻辑诠释五经。最后一部,是朴学之部。...
    Disponible

    32,35 €

  • Confucian of China - The Annotation of Classic of Poetry - Part Two (Traditional Chinese Edition)
    Chengqiu Zhang / 張成秋
    儒家是我國學術的主流,也是中國文化的代表。我在進高中得時候,老總統蔣公下令高中學生一定要學習《中國文化基本教材》,其實就是選編《四書》的精華。所以我高中畢業之後,對於儒家思想已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。 以後進了師範大學,還要修《四書》,另外加上經史子集。大學畢業,教高中國文,更是天天講《四書》。所以後來我進入研究所碩士班的時候,儒家思想已經熟得不得了了。在寫碩士論文的時候,就想到要找一個有挑戰性的,所以沒寫儒家方面的題目,而寫了《先秦道家思想研究》。 可是到了我博士班快畢業的時候,因為考慮到經學終究是我國傳統的第一等學問。經學是不好搞的,有人一輩子都搞不通。所以說「青春作賦,皓首窮經」,你作文學家還容易,但是要把經書搞通,非得一輩子的功夫、頭髮白了才可以。 就這樣,我一頭栽進了中國的經典,由青春搞到年老。總算對於中國的經典有了概略的認識。我的博士...
    Disponible

    36,40 €

  • Confucian of China - The Annotation of Classic of Poetry - Part Two (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)
    Chengqiu Zhang / 張成秋
    提起儒家思想,一定要说到四书、五经。所以,四书、五经就成了我这部书的主轴。为了体谅一般读者的接受能力,我一开始有一道开胃菜,包括弟子规、孝经新讲、王阳明家训讲疏、朱子治家格言。以引起读者的兴趣。第二部,四书之部,罗列了以「四书新讲」为主的资料,还有相关的讨论,并附「荀子」请您往下看去。《四书》比起《五经》,当然是浅了许多。可是却是儒学的大纲,了解其他经书的钥匙。第三、四部,五经之部,包括了《易经》《诗经》《书经》《礼经》和《春秋经》的讨论。我个人是以诗经为主的国学博士,也研究易经多年。我对五经自然是有一些见解。搞通经学是不容易的。要头发白了,才能略有心得的。在汉朝时代,能通一经就能当上经学博士,所有经书都通,谈何容易!个人的浅见,要通五经,必须先通四书。四书是通往五经的钥匙。因为通了四书,才能理解孔孟是用什么思想、逻辑诠释五经。最后一部,是朴学之部。...
    Disponible

    36,40 €

  • Confucian of China - The Introduction of Four Books - Part One (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)
    Chengqiu Zhang / 張成秋
    儒家是我国学术的主流,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。我在进高中得时候,老总统蒋公下令高中学生一定要学习《中国文化基本教材》,其实就是选编《四书》的精华。所以我高中毕业之后,对于儒家思想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。以后进了师范大学,还要修《四书》,另外加上经史子集。大学毕业,教高中国文,更是天天讲《四书》。所以后来我进入研究所硕士班的时候,儒家思想已经熟得不得了了。在写硕士论文的时候,就想到要找一个有挑战性的,所以没写儒家方面的题目,而写了《先秦道家思想研究》。可是到了我博士班快毕业的时候,因为考虑到经学终究是我国传统的第一等学问。经学是不好搞的,有人一辈子都搞不通。所以说「青春作赋,皓首穷经」,你作文学家还容易,但是要把经书搞通,非得一辈子的功夫、头发白了才可以。就这样,我一头栽进了中国的经典,由青春搞到年老。总算对于中国的经典有了概略的认识。我的博士论文是研究《诗...
    Disponible

    51,53 €